司机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能拒绝付款吗
case:
车主在一次交通事故后逃跑,受害者在抢救后因重伤死亡。在对受害者家属进行赔偿后,车主根据强制交通保险的规定申请赔偿,但保险公司以“肇事逃逸”为由拒绝支付赔偿,于是双方在法庭上相遇。该案由两个人民法院审理,两个法院都认为保险公司的免责主张没有根据。业主最终获得了12万元。
据报道,王坤开车经过维修区时,不小心将建筑工人刘明撞倒在地。看到刘明的头受了重伤,他惊慌失措,逃离了现场。刘明因伤势严重,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死亡,医疗费用超过6.5万元。
后来,肇事逃逸的王坤被公安机关逮捕。交警对这起交通事故做出了责任认定,认为王坤逃脱事故后,依法对事故负全部责任。王坤被捕后,他支付了超过13万元的赔偿金。法院依法给他减刑。王坤随后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,但被拒绝赔偿。保险公司给出的理由是,如果王坤在交通事故后逃逸,保险公司可以免除责任。
案件审理:
经审理,法院认为王坤已办理了强制保险并缴纳了保险费,与保险公司形成了保险合同关系,双方应享有保险合同约定的权利,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义务。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》和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》都没有规定”如果司机在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,保险公司可以免除赔偿责任”。因此,保险公司不能以在王坤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为由免除赔偿责任。中国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76条规定,机动车事故造成人身伤害、死亡或者财产损失的,保险公司应当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范围内予以赔偿。因此,在向刘家支付超过13万元后,可要求保险公司在强制保险赔偿限额内支付12万元的保险赔偿金。
保险公司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,保险公司要求免除赔偿责任,应当符合合同规定或者法律规定,但保险公司不能提供任何依据。首先,在王坤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中,没有规定“保险公司可以免除造成事故和逃逸的责任”。因此,保险公司不能根据合同免除责任。第二,第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》条仅通过列举的方式规定,只有在“无证驾驶、酒后驾驶、造成机动车盗窃抢劫事故、被保险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”的情况下,被保险人才能免除赔偿责任,交通事故后逃逸不包括在内。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》第24条仅规定,在发生肇事逃逸交通事故时,救助基金有义务预付受害者的部分费用。它没有规定保险人可以免除责任。因此,保险公司要求免除赔偿的理由不能成立。保险公司的上诉最终被驳回。